本文就奥马珠单抗的作用机制、在皮肤科的应用,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,以供临床参考。
①IgE分子Fc片段的Cε3是其与靶细胞表面高亲和力IgE受体(FcεRI)的结合位点,奥马珠单抗能与该区域结合,从而降低外周血中游离IgE的浓度,阻止游离IgE与靶细胞的结合,进而抑制后续变态反应的发生;
②奥马珠单抗可加速肥大细胞表面IgE- FcεRI复合物的解离,增加细胞膜稳定性;
③低浓度的游离IgE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上的FCεRI密度降低;
④奥马珠单抗可作用于IgE+B细胞表面的膜IgE(membrane IgE,mIgE),诱导B细胞的无反应性,降低IL-6、IL-31、IL-4R和FCεmRNA等的表达水平,从而减少IgE合成(图1)。但是,以上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。
图1 奥马珠单抗主要作用机制

表1 奥马珠单抗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现况

推荐用法:美国和欧盟的共同推荐剂量为每4周300mg,该剂量也是唯一能显著改善血管性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的给药方案。
注意事项:患者对奥马珠单抗的反应速度存在差异,最快仅需1周,慢则24周才出现反应,平均反应时间为6周。复发后重新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,通常12周内可再次达到临床控制。
推荐用法:每4周150~300mg。
注意事项:实际应用中剂量应该根据患者CIndUs的类型、年龄和体重综合确定。
注意事项: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不一致。研究发现奥马珠单抗仅对AD患者中表现出免疫紊乱特征的亚组起作用。
②偶见(1/100~1/1000):流感样疾病、胳膊肿胀、体重增加、疲劳、咽炎、头晕、晕厥、感觉异常、嗜睡、体位性低血压、潮红、过敏性支气管痉挛、咳嗽、消化不良、腹泻、恶心、光敏性、荨麻疹、皮疹;
③罕见(<1/1000):寄生虫感染、过敏反应和其他严重过敏性疾病、血管性水肿、系统性红斑狼疮;
④未知(上市后报告的不良反应类型):特发性血小板减少(包括重度病例)、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、脱发、关节痛、肌痛、关节肿胀。
奥马珠单抗通常不需要治疗前检查,必要时可考虑行血常规、免疫球蛋白、肝肾功能、粪虫卵等检查,以排除其他系统疾病。虽然奥马珠单抗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出现的概率很低,但仍应在首次注射后2h内严密观察,做好急救准备。
[1] Tonacci A,Nettis E,Asero R,et al.Omalizumab re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:a systematic review of published evidence [J].Eur Ann Allergy Clin Immunol,2020,52(3):100-103.
[2] 徐金华.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(2018版) [J].中华皮肤科杂志,2019,52(1):1-5.
[3] Maurer M,Schütz A,Weller K,et al.Omalizumab is effective in symptomatic dermographism-resultsof a randomized placebo-controlled trial [J].J Allergy Clin Immunol,2017,140(3):870-873.
[4] Hasni S,Gupta S,Davis M,et al.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omalizumab: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humanized anti-IgE monoclonal antibod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[J].Arthritis Rheumatol,2019,71(7):1135-1140.
[5] 其他参考文献略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