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应性皮炎患者,需要补充维生素 D 吗?

维生素D对人体作用有多大?看完你就懂了!|维生素D|佝偻病|人体|看完|多大|D3|补充|D2|食物|症状|光照|家族|-健康界

特应性皮炎(Atopic Dermatitis,AD)是一种常见的慢性、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,通常在婴儿或幼儿时期开始出现,并可能持续到成年期。其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与遗传、免疫、环境因素、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有关。常见临床表现有皮肤干燥、湿疹样皮疹、剧烈瘙痒等,病情严重时可对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。

维生素D作为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,对人体健康起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,主要包括促进钙和磷的吸收,维持骨骼健康,预防儿童佝偻病和成人骨质疏松症。它还参与调节细胞生长、免疫功能和肌肉功能,血液中维生素D的水平通常通过测量25-羟基维生素D(25(OH)D)来评估。

尽管维生素D与健康的关系已被广泛研究,但关于补充维生素D能否直接降低心血管疾病、某些癌症、自身免疫疾病等常见慢性疾病风险,科学界至今没有达成一致共识。一方面,部分研究表明,维生素D水平低下与上述疾病风险增加有关;另一方面,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并不总是一致支持维生素D补充剂能显著降低这些疾病的风险。

特应性皮炎与维生素 D 缺乏的关联

有研究表明,特应性皮炎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 D 水平降低的情况。维生素 D 在人体中并非仅仅与骨骼健康相关,它在免疫系统调节以及皮肤屏障功能维护上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。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而言,皮肤屏障功能受损,免疫反应失衡,而维生素 D 恰好可以在这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。它能够调节免疫反应,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,从而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;同时,维生素 D 还能促进抗菌效应、丝聚蛋白的合成以及抗菌肽的表达,增强皮肤屏障功能,预防皮肤感染。在一些高纬度地区,由于冬季阳光照射较少,人们合成维生素 D 的量不足,特应性皮炎在冬季的情况往往会加剧,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维生素 D 缺乏与特应性皮炎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。

维生素D指标

建议用血清25(OH)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。

根据血清25(OH)D水平对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级,分为:

维生素D缺乏[25(OH)D<30nmol/L]
维生素D不足[25(OH)D<30~50nmol/L]
维生素D充足  [25 (OH) D>50~250nmol/L]
维生素D中毒[25(OH)D>250nmol/L]

共4个等级。

不过,请注意,美国医学研究所(IOM)推荐的适宜血清25(OH)D水平为50~125nmol/L,并认为血清25(OH)D水平并非越高越好,当大于125nmol/L时,存在潜在危害,如尿钙排泄增加。

因此,《中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相关临床问题实践指南》指出:血清25(OH)D水平以50~125nmol/L为宜(2D)。

现在有了明确的标准,但也无需常规作此检查,是否该查,请遵医嘱。

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 D

关于维生素D的补充,学界的争议仍然比较多。2024年6月1日,美国内分泌学会(ES)年会又发布了《维生素D用于疾病预防: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》。

该新版指南最引人瞩目的是,一方面肯定了维生素D用于预防非骨骼系统疾病,如感染、糖尿病等,对全生命周期补充维生素D提出了按年龄分层的建议;另一方面几乎全面否定了检测血清25(OH)D的价值,既不建议在健康人群中常规筛查25(OH)D,又不认可25(OH)D的分级标准【<30 ng/mL (75 nmol/L) 为维生素D不足;<20/mL (50 nmol/L) 为维生素D缺乏】,甚至反对用25(OH)D来指导补充维生素D剂量。

在补充方式上,指南建议优先选择每日低剂量的补充,而不是间歇性高剂量。长期超量补充(如每日超过4000IU)可能导致高钙血症和肾结石等健康问题。因此,利用强化食品(如牛奶)和补充剂的结合是满足维生素D需求的有效途径。

营养师:最容易忽略的缺维生素D的信号!一次性告知!-京东健康

  1. 日常饮食摄入

维生素D存在于一些食物中,如深海鱼(三文鱼、金枪鱼等)、牛奶、鸡蛋等。通过日常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,是补充维生素D的基础方式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相对有限,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来说,单纯依靠食物可能无法满足全部需求。

  1. 多晒太阳

皮肤暴露于紫外线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,这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重要途径之一。在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,比如早上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,适当让皮肤暴露在阳光下,每次 15 – 30 分钟,每周 2 – 3 次,有助于身体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。不过,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较为敏感,晒太阳时要注意避免晒伤,可选择在树荫下等有散射光的地方,或者适当减少暴露时间。

  1. 维生素 D 补充剂

《维生素D用于疾病预防:内分泌学会临床实践指南》建议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和潜在的健康益处来考虑维生素D的补充,并就维生素D的全生命周期使用提出年龄分层的用量建议:1 至 18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,为预防营养性佝偻病和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,估计加权平均值约为每日 1200 IU(30μg);年龄<50 岁的一般成年人群,建议每日补充 600 IU(15µg);50 – 70 岁人群,每日推荐摄入量为 600 IU(15µg);70 岁以上人群,每日推荐摄入量为 800 IU(20µg)。长期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导致中毒,出现高血钙症、肾结石风险增加及恶心、呕吐和腹痛等维生素D中毒症状。

特应性皮炎是否需要补充大剂量维生素 D

特应性皮炎患者是否需要补充大剂量维生素D,目前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确定性。

  1. 维生素D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

维生素D在调节免疫系统、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和减少炎症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研究表明,特应性皮炎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低,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。

  • 补充剂量和效果

关于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,不同研究和文献中提到的剂量范围较大。一些研究建议每日补充800-2000 IU(国际单位),而其他研究则提到大剂量维生素D(>2000 IU/天)可能对改善特应性皮炎症状有效。然而,也有研究指出,补充大剂量维生素D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,尤其是在儿童中。

  • 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

关于维生素D补充对特应性皮炎治疗效果的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。一些研究显示,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症状,而另一些研究则未发现明显效果。这可能与研究设计、样本量、研究人群和补充剂量等因素有关。

  • 个体化治疗和医生指导

由于维生素D补充的效果和安全性因人而异,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、年龄、性别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D以及合适的剂量。

特应性皮炎患者是否需要补充大剂量维生素D,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建议来决定。虽然维生素D在特应性皮炎的管理中具有潜在益处,但补充剂量和效果因人而异,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

需不需要同时服用维生素 K2 和镁

一、搭配K2和镁的必要性

维生素K2的作用

  • 钙定向沉积:维生素D促进肠道吸收钙,但若缺乏K2,钙可能沉积在血管、肾脏等软组织中,增加动脉钙化风险。K2(尤其是MK-7形式)能激活骨钙素,引导钙精准沉积至骨骼。
  • 剂量配比建议:每10000IU维生素D3需搭配100μg K2(MK-7),以平衡钙代谢。
镁的关键角色
  • 激活维生素D:镁是维生素D代谢酶的辅因子,帮助其转化为活性形式(骨化三醇)。缺乏镁会阻碍D3的吸收和利用。
  • 调节钙平衡:镁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,防止血钙过高,与K2协同降低血管钙化风险。
  • 剂量需求:每日需200-400mg镁(如甘氨酸镁或柠檬酸镁),若饮食中全谷物、坚果摄入不足,需额外补充。

二、不同维生素D水平的补充策略

  1. 维生素D水平较低时(<20ng/ml):
  • 优先补D3:此时应以快速提升血清D3水平为主,无需立即补充K2和镁。
  • 镁的补充条件:若饮食中镁摄入不足(如全谷物、绿叶菜少),可短期搭配镁剂以加速D3活化。
  1. 维生素D水平达标后(≥30ng/ml):
  • 必须搭配K2和镁:长期大剂量补D(如每日5000IU以上)会显著增加钙吸收率(从10%升至30%以上),此时需K2防止钙异位沉积,镁则用于代谢D3并维持钙稳态。
  • 饮食补充优先:若日常饮食含丰富发酵食物(如纳豆、奶酪)和深色蔬菜,可能无需额外补K2和镁。

由于微信最近的功能变动为了保证第一时间收到公众号消息,大家记得把公众号设置为星标。640641

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关爱家园
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关爱家园
扫码关注AD家园微信公众号
扫码关注AD家园微信公众号
图片
扫码加入AD家园病友微信群
扫码添加AD家园管家助手
扫码添加AD家园管家助手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